譚綸(1520-1577年),宜黃人,字子理。明代精采的家、抗倭名將,取戚繼光並稱“譚戚”。官至兵部尚書、逝世後賜太子太保。譚綸墓位于宜黃縣二都鎮簾前村鹿塘以北山上,建于明萬曆7年,坐北朝南,由祭道、神道、墓體三部門構成。2013年被評爲第七批全國沈點文物單元。
太極岩景區坐落正在宜黃縣二都鎮西北2公裏處。總面積12。6平方公裏。爲稀有丹霞地貌。太極岩石鞏一山聳峙,南北對穿,跨徑爲40多米,東壁高15米,西壁高40多米,如統一座弘大石橋,工具橫架,構成一半月形兩層石鞏,猶如太極圖,故得名太極岩,千年不變。岩石上刻有兩枚印章,一章爲“馬祖法窟”,另一章爲“百丈清規”。明代旅逛家徐霞客謂之:“工具橫跨,若飛梁半天,較貴溪石橋,高取大俱倍之。”鞏下結寺,四周十八山嶽各具形態,有“十八羅漢拱”之說。
卓望塔因建于卓望山上而得名,浮圖坐北朝南黃丨宜黃打卡地(第二期),七層八面。飛檐翹角,凸顯古韻;圓柱鬥拱,莊沈厚沈。塔高36。89米,寄意財生丁旺、宜蘭童玩節風調雨順,事業發財、隆運悠久。塔的制型爲樓閣式塔,塔體分台座、塔身和塔刹三部門。台座高2。008米,寄意建于公元2008年;分兩層,每層七級台階,寄意“七上”。塔身高29。16米,爲鋼筋混凝土布局,每層設飛檐,塔檐遞次內收,層高逐層遞減,每層塔身均有固定式和式仿古木雕門窗。屋面是青灰色琉璃瓦,塔體采用現代燈光照明安插,盡現其形體之美,使現代文明取古代氣概相揉合。塔刹高4。77米,爲寶座和日月同輝構制,采用純銅鍛制宜黃縣有哪些景點,概況镏金處置。浮圖底部、中部和塔頂別離設地宮宜黃縣有哪些景點出發宜、人宮和天宮。卓望山叢林公園取縣行政遙相呼應,海拔158米,立其上,不雅縣城猶如孔雀開屏。宜水、黃水交會于峰下,似白練東去。山、水、城相輝映,天、地、人相融合,天然風光美不堪收。宜昌景點宜城旅遊十大景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