池上飯包的歷史,可逃溯到昭和十五年,當年搭乘花東鐵由花蓮台東約需8小時,原正在車坐前賣蕃薯餅的李家阿嬤陳雲密斯為體諒出外人的辛苦,台東包車開始製做飯包,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(池上飯包博進而衍生成今日的池上飯包。物館)2019/5/23台東包車民國八十九年,台東民宿六十大哥店池上飯包從頭定名為「悟饕池上飯包」,並於民國九十一年與「池上鄉公所」及當地士紳捐幫晚期農家器具而成立「池上飯包博物館」。民國九十八年從頭定名為「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」,並將本來靜態式展覽歷史及農家文具改形成互動體驗式,將飯包歷程以模擬晚期實景的體例呈現給遊客,讓遊客能夠親身體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