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世紀五十年代西北城一帶另有售賣者,今已絕迹。甑兒糕。此種蒸糕爲兒童食物,制做方式極有特點,其蒸鍋之形難用文字說清,只能略述其狀,售者皆爲挑擔,一頭爲一方形木盤,中有鍋如覆盆狀(盆底朝上,老的清實小吃:覆盆下爲水鍋、火爐),頂端有口曲徑約三寸,蒸制時用一木模其形如甑(似小花盆),活底能動,兩頭凹下,小販先將大米面少許放入凹處,並放糖一勺,再放米面少許填平凹處,上撒果料,以鐵蓋蓋嚴後將木模放置爐口中蒸三、最新小吃四分鍾即熟。熟後將木模放正在短棍兒上(立正在木盤上者)頂出;舊日有一歇後語爲“甑兒糕一屜頂一屜”,其寄義是:一個挨一個,接踵而來。賣甑兒糕者所挑之擔子,一頭爲蒸鍋置于木盆中,兩旁有木架。一頭爲盛放原料之小木箱,箱下爲水桶。
硬面饽饽包羅子兒饽饽、糖鼓蓋兒、小王八、硬面镯子、台灣民宿小米面餅兒、馓子麻花等,多爲烙後烘烤,油炸者少。
所用果料爲青絲、紅絲、瓜子仁、葡萄幹、芝麻等細碎配料取白糖、紅糖。其呼喊聲爲“甑兒糕吧”。兒童買它認爲早點,連食數個並疑惑餓,甑糕_最新小吃家長們則謂之“茉莉花兒喂駱駝”。筆者取甑兒糕闊別六十余年矣。注:甑兒,原爲瓦器,上大下小,底下有孔。後稱蒸食物之木桶爲甑。(文/鈕隽)。
清人何耳著《燕台竹枝詞》中有詠句爲:“硬黃如紙脆還輕,爐火勻時不托成,深夜誰家和面起,沖風喚賣一聲聲。”老人或旅居多年的人,對其頗有豪情。售此者背著長約二尺、寬一尺多的荊條筐,于晚間走街串巷提燈叫賣至深夜,出格是冬季,西冬風吹送其呼喊聲能傳出很遠。筆者少小常正在夜半一醒覺來時可聞“硬面饽饽”之聲。
老的小吃品種繁多,味美價廉。它們是老家中的常客,糊口中的摯友。小吃的制做精巧,使人們百吃不厭,乃是老人的口福。這些年來因爲各種緣由,有些小吃的制做手藝失傳從而絕迹。本文談到的兩種食物僅存于白叟們的回憶中了!硬面饽饽。此種面食汗青長久。清代楊米人著《都門竹枝詞》中有詠此食物之句:“叉子火燒剛買得,又聽硬面叫饽饽。”?